栏目导航

辽宁社会科学院组织民主党派成员深入鞍山进行“三都”调研成效显著
作者:来源:发布时间:2012年07月25日 点击数:

102728日,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辽宁社会科学院机关党委组织院内民主党派成员一行17人,在李向平副院长的带领下,前往“沈阳经济区”鞍山进行专题调研,开启了党派“钢都”(鞍山)、“镁都”(海城)和“玉都”(岫岩)“三都”调研之旅。

这次调研活动是在新型工业化背景下,考察地方如何结合自身特色,发挥沈阳经济区一体化的政策优势,依靠科技创新,利用资源优势,促进地区经济增长,不断深入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一项重要党派活动,是民主党派为辽宁“十二五”献计献策的调研之旅;是强化应用研究的学习之旅;是深入实际的体验之旅。

(一)参观考察“钢都”——鞍山。

鞍山是东北地区最大的钢铁工业城市,中国第一钢铁工业城市,享有“共和国钢都”的美誉。

27日上午,在鞍山市政协副秘书长刘庚炜同志、鞍山达道湾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葛新同志的陪同下,调研组一行先后参观了考察中钢集团鞍山热能研究院炭素材料总厂、鞍山顺电超高绝缘材料有限公司和圣维股份公司。这三家企业非常具有典型性,分别是中央企业、境外企业和民营企业的代表。

其中,央企鞍山炭素材料总厂的8万吨/年煤系针状焦项目,以软沥青为原料生产的针状焦,是制造炼钢用超高功率电极的主要原料。采用超高功率电极炼钢,冶炼时间可缩短三分之二,电耗可减少一半,是节能环保型原料。通过科技创新,炭素材料总厂研发的针状焦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生产的针状焦产品各项指标均达到进口针状焦水平,打破了我国该项产品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港资企业鞍山顺电超高绝缘材料有限公司,即将启动2万吨绝缘成型件生产线,其生产的超高压绝缘材料,是超高压输变电路中变压器的主要绝缘材料,该项目总投资11亿元,预计50%的产品将出口。而民营企业圣维股份则主要生产“最安全的旋转门”,产品不仅即将用于沈阳地铁二号线,而且已在上海世博园、北京鸟巢等国家重要场所投入使用。

随后,葛新副主任向我们介绍了自20064月成立开发区至今,达道湾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具体体现在四方面:一是速度快,政府基础设施投资80个亿,铺设柏油马路80公里,排水管道80 公里,供水管道80公里等等一系列的基础设施,为开发区的发展垫定了良好的物质保障。二是规模大,面积达47.8平方公里,增长态势良好,在辽宁九个国家级开发区中名列第三。三是项目多,进驻了900多个项目,吸引了900多亿元的投资,已竣工投产336个项目,其中,百亿元项目19个,50亿元以上项目20个。四是效率高,开发区工业总产值从2006年的14亿元,迅速增至2009年的126亿元,增长了8倍,预计2010年将达到300亿元。

(二)参观考察“镁都”——海城。

海城是沈阳经济区和辽宁沿海开发带之间的重要战略节点,其蕴藏量最大的菱镁保有资源储量达26.4亿吨,占世界的四分之一,素有世界“镁都”的美誉。

27日下午,调研组一行人参观考察了辽宁(海城)菱镁新材料产业基地,该基地占地50平方公里,重点发展以镁合金及其制成品为代表的轻体节能镁质金属材料产业集群,以镁建材、镁化工为代表的低碳、循环经济镁质新型建筑材料产业集群。随后,调研组一行来到产业基地内的厦门雅园工艺品有限公司,据工作人员介绍,该公司生产的镁质雕塑、建材,虽然质量非常轻,但硬度是水泥的两倍,实用性很高,多用于出口,在国际上非常受欢迎。

该产业基地的最大特色是结合自身特有菱镁矿资源,以精深加工为主要手段,坚持低碳、节能减排原则,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参观考察“玉都”——岫岩。

岫岩特产岫玉,属于蛇纹石玉,为中国历史上的名玉之一。岫岩岫玉储量位居全国之首,享有“玉都”的美誉。

28日上午,调研组一行人考察了岫岩县岫玉大市场的发展情况,深入工厂了解岫玉的深加工情况。在岫岩宝中宝玉制品有限公司,参观了玉制品琢磨、石材加工的车间,该公司总经理亲自向我们讲解了玉雕工艺品、玉板材、玉石装饰材料等产品的品质鉴别、市场行情、保健养身等方面的内容,为我们上了一场生动的关于发挥地方资源优势,传播玉文化的文化课。

(四)本次“三都”调研活动获得的启示。

本次调研活动不仅使大家对鞍山“三都”发展的新思路、新动向、新变化有了直观的感受,更使大家对我省地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展科技创新、调整经济结构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首先,充分发挥地方优势,延长产业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鞍山达道湾开发区充分结合鞍钢的钢铁优势,发展钢铁深加工产品,生产高科技原材料产品;海城菱镁新材料产业基地充分发挥自身菱镁矿优势,以精深加工为主要手段,坚持低碳、节能减排,实现可持续发展;岫岩各玉器公司,采用科学严格的加工工艺,对开采出的岫玉进行琢磨、加工,并借助岫玉的历史文化内涵,增加玉产品的附加价值。

其次,高度重视自主研发,积极促进科技创新。鞍山炭素材料总厂积极吸纳高层次科技人员,全厂共有职工187人,本科以上学历职工110人,占比近60%。同时,投入大量资金进行自主研发,其研发的针状焦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了我国该产品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

最后,重视人才培养,为企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职业教育城的建设,成为达道湾开发区的一个亮点。职教城针对企业用人需求,为企业免费提供订单式培训,使得企业建厂与人员培训同步进行,企业开工即有工人可直接上岗,不仅为开发区的招商引资垫定了良好的基础,更为鞍山市,乃至全省提供了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这些成功经验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和推广,是我们此次调研收获的宝贵财富。

在调研讨论中,调研组就地方经济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并将进一步深入研究,为省委省政府决策提供可资借鉴的建议,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本次调研活动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院机关党委的妥善安排下,在鞍山市政协的积极协调下,获得圆满成功。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