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中国社会科学报】奋力谱写全面振兴东北新篇章(转)
作者:来源:发布时间:2018年10月13日 点击数:

奋力谱写全面振兴东北新篇章

2018年10月10日 07:3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张杰 赵徐州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东北三省调研,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推进振兴大业,明确提出新时代东北振兴是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东北地区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和重要的农业基地,拥有一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在新时代,东北地区应如何迎接新的发展机遇,围绕这一主题,记者采访了相关领域专家学者。

  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基础

  辽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梁启东认为,从经济结构调整和区域协调发展的角度看,东北振兴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一是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二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打造新经济支撑带;三是优化调整国有资产布局,更好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四是完善我国对外开放战略布局;五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打造北方生态安全屏障。东北地区要把增强创新能力作为振兴的根本途径,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尽快形成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产业发展格局。

  经济要发展,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前提。营商环境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之一。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基础,全面深化改革,是东北振兴的重要着力点。梁启东认为,东北地区要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构建新型政商关系,必须重点从有利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于加快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有利于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有利于调动保护广大干部积极性等方面完善改革思路,做实改革举措,释放改革活力,提高改革效能。此外,政府及其组成部门要以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为目标,以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公正文明执法、整顿市场经济秩序为重点,以推动政务公开、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为保障,坚持标本兼治、治本为主的方针,建立营商环境建设工作的长效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影响营商环境建设的重大问题。

  任何一个区域的发展都离不开资本和人力资源,而决定这两大要素的关键在于地区的营商环境。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耀表示,地区营商环境好,对要素资源有吸引力,就会有净资本和净人口的流入。新一轮东北振兴应从重塑营商环境抓起,借鉴其他地区在营商环境建设方面积累的有益经验,着力推进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树立“人才兴则东北兴”的核心理念,大力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投身新一轮东北振兴事业。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陈龙认为,打破东北困局,将资源包袱、重工业包袱转化为真正的发展优势,必须转变观念和思路,推行系统性综合改革。东北地区要实现发展观念和思路的转变,需要从依靠支持转变为挖掘自身潜力、激发内在动力。仅靠国家层面的支持援助,并不能拯救东北经济,要通过政府的自我改革,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增强市场活力。

  在推进东北振兴过程中,生态建设不能被忽略。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张磊认为,改革开放40年来,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但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于吉林来说,首先要保护好长白山。长白山是东北地区乃至全国的一道天然屏障。在开发长白山的过程中,首先,要建立起严格的生态准入制度;其次,要继续做好“三北”防护林建设,进一步加强落实植树造林种草等具体措施;最后,要做好粮食秸秆的综合利用工作。各地政府应该通过资金引导、政策性补贴等方式来具体落实这些措施。

  重塑制造业竞争优势

  近年来,东北地区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较慢,经济增长新动力不足和旧动力减弱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发展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

  作为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老化成为长期困扰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难题。陈耀认为,新一轮东北振兴既要在“保旧”中提升传统产业,更要在“上新”中增强区域创新能力。

  陈耀建议,第一,依托已有基础和优势,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大力推进优势产业的智能化水平,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特别是要推动东北地区的高端装备、数控机床、造船业、电力电网设备等产业迈向智能生产;第二,增强创新能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重视发展服务于制造业的工业设计、研发、品牌等生产性服务业;第三,发挥生态资源、冰雪资源和文化资源优势,发展健康养老、文化创意等市场空间巨大的服务业,东北地区大城市要逐步从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

  在陈龙看来,东北地区工业基础雄厚,矿产、森林、土地等资源丰富,人口密度低,劳动力素质和技术水平比较高,科教、人才、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支撑能力较强,东北地区的独特优势依然存在。随着国家相关战略的实施,东北地区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地,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着重要作用。张磊认为,保障粮食安全、发展粮食生产必须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第一,不断提高农业经营主体的生产技术;第二,进一步促进农村的三产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带动粮食生产发展;第三,加大优良种子的研发、示范、推广力度;第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以农业机械的研发、生产带动农业生产的发展。

  建设开放合作新高地

  新时代东北振兴是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东北地区要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努力成为开放合作新高地。

  面对全国开放大棋局,面对国际局势变化大环境,东北地区要以战略眼光、全球视野来谋划对外开放,形成对外开放合作新格局。在梁启东看来,全面开放是振兴发展的必由之路,要把对外开放作为东北振兴发展的重要抓手,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扩大开放范围,拓宽开放领域,加深开放层次,破解开放难题。东北地区要坚定信心,突出地域特色,以参与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为引领,以沿海腹地互动开发为支撑,全力构建内外联动、陆海互济的全面开放新格局,以高水平开放推进高质量发展,以全面开放引领全面振兴。

  陈龙认为,东北地区地处东北亚经济圈中心,区位条件优越,沿边沿海优势明显,是整个东北亚地区文化、经济交流的枢纽。在与俄、日、韩、蒙等国开展经济合作方面,东北地区具有天然的区位优势。因此,东北三省是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要以东北为重心,建设好陆上丝绸之路北线——“珲春—吉林—长春—满洲里—俄罗斯—欧洲”,以此为东北外向型经济发展注入巨大动力。

  建设开放合作新高地包括对内、对外两个层面,新一轮东北振兴要在对内对外开放合作上有更多创新。陈耀表示,对外开放主要是借助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契机,积极谋划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主动开展同俄罗斯、蒙古国、韩国、日本的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对内合作的重点是环渤海地区,特别是要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抓住首都功能疏解和产业外迁的机会,主动承接京津产业及科技成果。

  陈耀特别提到,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四市与北京、上海、天津、深圳四市建立的对口合作机制将在推进东北振兴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对于东北地区而言,通过学习借鉴沿海发达地区的发展理念、管理经验及商业模式,有助于促进优势资源转化,而市场化的合作方式也将有力吸引沿海发达地区的相关项目和投资在东北地区落地,从而实现东北装备制造优势与东部地区需求的有效对接。

    记者 张杰 赵徐州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