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经济研究
辽宁经济发展中结构转型问题及建议(转载)
作者:来源:发布时间:2016年11月17日 点击数:

 

辽宁经济发展中结构转型问题及建议

转载于2016年9月20日《中国社会科学报》的辽宁社会科学院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研究(专版)

 

辽宁经济发展所面临的结构问题一类是产业结构升级问题,即收入水平提高、需求结构变化和技术条件变化对产业结构升级所提出的内在要求;另一类是老工业基地所特有的结构性矛盾,即主导产业竞争力低下、资源型产业衰退等。国家振兴战略功能定位明确肯定了老工业基地传统优势产业的相对优势和再创新的价值,不断升级产业和优化结构是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用新产业代替旧产业是升级和转型,产业内部通过技术创新由低端向高端发展也是升级和转型。因此必须坚持增量带动结构优化,发展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又要通过创新优化存量,做强传统优势产业,提升产业层次。

 、辽宁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辽宁产业结构演变正由工业化的“二三一”阶段向后工业化的“三二一”阶段推进。长期以来形成的重化工业结构虽然几经调整,但是以重化工业为主体的工业结构具有明显的结构刚性。特别是实行振兴老工业基地战略以来,由于正好遇到国际市场需求周期,辽宁重化工业比重再次攀升,重工业所占比重一直保持在75%以上。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辽宁产业结构调整受到资源禀赋、资本存量、国家战略等多种因素影响,显示出明显的路径依赖特点。

     从主导产业变化看,2003年占工业总产值5%以上的支柱产业依次石油加工、黑色金属冶炼、交通运输设备制造、化学原料与化学制品、通讯设备与计算机制造6大行业。2014年占辽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以上的工业产业依次为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值得注意的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产业近年来在辽宁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下降幅度较大,2003年该产业所占比重为5.7%2014年该产业比重下降到1.8%    

传统产业改造与城市空间布局调整相结合。辽宁传统产业这一轮改造,转变了过去单纯以企业技术改造为主的思路,结合城市功能和城市环境改善,对老企业进行搬迁、改革、重组、升级等整体性改造。传统老城区的改造和新城区的发展、工业向开发区集聚、城市空间急剧向外拓展等这些趋势正在影响和驱动城市转型。    

    二、 辽宁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主要问题

辽宁重化工业高比重和国有企业高比重这两个特点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体制模式和思想观念,即使在实行市场经济后,仍然有其特定的表现形式,政府干预和垄断性较其他地区特征更为明显。再加上国内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整体上从高速向中高速转换,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回落,企业产能过剩等诸多矛盾与问题都对传统优势产业发展形成制约,辽宁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传统产业转型压力大。产能利用率低的行业主要集中在钢铁、有色、化工、建材、造纸、造船等传统行业,处于产业链条末端冶金、化工等原材料工业普遍技术含量不高,受市场波动影响严重。东北振兴十年期间,很多国债项目多集中在国家关注的石化、钢铁、装备等战略性竞争产业中,钢铁、电解铝、铁合金、焦炭等行业,出现了生产规模明显大于预期市场需求规模的状况。

新兴产业领域没有形成明显的竞争优势。新兴产业发展较为缓慢,影响力和支撑力均较为薄弱。在区域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仍是资源和资本密集型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较小,作为装备制造大省,新兴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滞后。

三、辽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建议

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既要解决资源配置的平衡问题,更要解决资源配置的效率问题。推动经济增长方式逐渐从投资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的转变,提升产业整体素质和加速发展新兴产业,培育和确立适应未来竞争需求的新的优势地位。

创新优化存量,提供有效供给满足新需求。不断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层次,装备制造业要向高端发展,智能化、服务化是发展方向,要推进国产重大技术装备创新及产业化,培育高端自主品牌。对于产能过剩的传统产业要有严格的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拓展对外开放的思路转移过剩产能,增强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的能力,对外开放的重点不仅仅局限在对外出口方面,还要依靠对外投资带动企业转移过剩产能;对于确实是落后的产能,要通过淘汰、整合实现转型升级。辽宁传统重化优势产业国有比重仍较高,改造传统产业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靠国有企业自身能力进行技术改造与结构升级不太容易实现,而且风险集中。要实现传统优势企业产权结构多元化,除了关系国家安全和国计民生的企业,应该向社会资本开放,为建立现代企业治理结构奠定基础,允许社会资本采取多种形式参与传统优势企业结构升级改造。建立符合现代市场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增强传统企业的市场开拓能力和产品开发能力,把传统优势企业建设成投资多元、运作规范、竞争力强现代企业。

 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支持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的发展。培育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云计算、物联网等产业,创造良好的新兴产业发展环境,让辽宁民间创业、创新的内生发展动力充分释放。尽量减少行政力量对新兴产业的不当干预,打造一个公平的市场环境,给企业以充分的发展空间。要培育创新创业的要素,形成系统的战略机制,研究创新的规律,针对创新的不同阶段,实施不同的政策和战略。

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辽宁工业的发展规模和集聚效将拓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空间,随着经济增长内生动力由效率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过渡,未来将主要靠知识创造和自主创新能力驱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这将对现代服务业,特别是支撑先进装备制造业的知识型服务业产生更大需求。同时随着进一步对外开放,更高层次的国际合作将提升辽宁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城市转型升级等都将给服务业带来更多的需求。

 

 

 

 

赵玉红:辽宁社科院经济所副所长研究员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