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学术研究
孟月明、王毅男:以更进取姿态推动中日韩合作重启
作者:来源:环球时报发布时间:2023年12月05日 点击数:


   第十次中日韩外长会日前在韩国釜山举行,三方同意为领导人会议创造条件,加紧相关筹备工作。百年大变局下,中日韩恢复合作机制符合三方共同利益,也向世界展现了东亚区域深化合作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

   中日韩合作是三国共同参与的次区域合作机制,始于1999年在东盟+中日韩(10+3)框架内举行的会晤,2008年三国首次在10+3框架外举行领导人会议,并在签署的《三国伙伴关系联合声明》中明确提出,发展目标是建立面向未来、全方位合作的伙伴关系,致力于本地区的和平、繁荣与可持续发展。此后,中国、日本、韩国按顺序轮流担任主席国,至2019年先后举办过八次领导人会议。之后因新冠疫情、美国对华遏制政策下美日韩“准军事同盟”不断强化等因素影响,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四年间一直处于停滞状态。中日韩合作至今已建立以领导人会议为核心,以部长级会议、高官会和70多个工作层机制为支撑、涵盖近30个领域的综合体系。现在三国举行外长会并同意加紧筹备领导人会议,被广泛认为是缓解东北亚紧张局势的最新有力举措。

   回顾20余年合作进程,囿于历史纠葛、地缘政治等因素,中日韩合作机制也曾经历波折。特别是近年来,美国等域外国家极力拉拢日韩构筑反华包围圈,进一步破坏了三国之间的合作氛围。客观而言,当下中日韩合作机制重启发生在一个全新的、比以往更加复杂的双多边关系背景下,三国再次尝试恢复关系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受疫情后推动经济复苏等共同需求,今年下半年以来,三国都有推动重启中日韩合作的意愿,并且不断释放出鲜明信号,先是7月和9月中日韩央行行长、文化部长时隔4年分别举行线下会晤,接着是9月26日三国外交部门在首尔举行一系列双边和多边会议。最近一年多来,俄乌冲突以及巴以冲突给世界造成巨大负面冲击,而中日韩及东亚地区的合作发展所受影响相对较小,若中日韩能进一步坚定合作的决心和行动力、增强自主性和自我塑造性,则既符合三方共同利益,亦能超越东北亚而为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繁荣做出更大贡献。

   中日韩三国经贸往来活跃,产业链高度互补,可释放更多合作潜力。据中国海关统计,2022年中韩、中日贸易额分别约为3623亿美元和3574亿美元。日本海关数据显示,2022年日韩双边货物贸易额为881.06亿美元。中日韩三国国内生产总值之和约占世界总量的25%,三国间贸易额约占世界总量的20%。特别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签署生效后,三国在双边进出口贸易、服务业扩大开放、深化投资及共同开拓海外市场等方面迎来新机遇,全球价值链、供应链在东亚区域内有望得到进一步巩固。随着中日韩合作机制恢复,尽快重启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也将被提上日程。在RCEP全面实施背景下,中日韩应抓住机遇,争取实现自贸协定谈判的突破,这有利于保持区域经济一体化势头,完善多渠道、多层次的地区自贸安排,为迈向东亚自贸区这一共同目标作出贡献。

   尤其是在当前环境下,大数据、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领域发展迅猛,三方均面临着数字化转型等目标,而且各方又都是高新技术产业链中的关键一环,经贸高度相互依存、互补共赢的关系没有改变,而且还可通过RCEP等平台不断发展。为此,中日韩三国要坚持深化科技创新,共同维护产供链稳定畅通并优化升级,提升区域生产网络韧性;要继续本着自愿、平等、开放、共赢、透明和可持续原则,打造更多“中日韩+X”合作项目,带动区域内外共同和可持续发展。

   中日韩合作机制重启无疑将成为强化地区和平稳定、推动新合作的动力。正如中方所强调的,中日韩必须也有能力当好东亚合作的“领头羊”、维护地区和平安全的“稳定器”、解决热点问题的“减压阀”。面对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界经济复苏缓慢的局面,中日韩应以更加进取的姿态,为促进地区乃至全球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在重整行装再出发之际,有必要重温中日韩合作历程和成果,坚守初心、锚定方向,以更多务实合作更好服务三国发展,造福地区人民。(作者分别是辽宁社会科学院东北亚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助理研究员)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关闭